猛健樂
不只是減重藥:從禮來(Eli Lilly)CEO專訪中,我們學到的5個最驚人內幕
猛健樂
不只是減重藥:從禮來(Eli Lilly)CEO專訪中,我們學到的5個最驚人內幕
不只是減重藥:從禮來(Eli Lilly)CEO專訪中,我們學到的5個最驚人內幕
GLP-1藥物,如Mounjaro,已經引發了一場撼動全球的文化與經濟地震。這款分子不僅重塑了市場版圖和無數人的腰圍,更將製藥巨頭禮來(Eli Lilly)推上前所未有的高峰。然而,在這場看似「一夜成名」的現象背後,隱藏著哪些不為人知的科學突破、商業策略和未來挑戰?禮來公司CEO戴夫·里克斯(Dave Ricks)在一場深度專訪中,揭示了這款神藥背後的真實故事。本文將為您揭示他分享的五個最令人驚訝的觀點,深入剖析這場革命的全貌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1. 所謂的「一夜成名」,其實是近二十年的科學疊代
大眾普遍認為GLP-1藥物是近幾年的突破,但禮來的這趟旅程,實際上始於2006年。當時,他們推出的是一款每日需注射兩次的糖尿病藥物。然而,減重的潛力早已悄然浮現。在公司2007年的年度報告中,一位患者的引言無意中透露了天機:「我的糖尿病得到了控制,我的體重也減輕了一點。」(2:50)
這條微弱的線索,成為日後顛覆性創新的開端。真正的科學突破發生在2014年,禮來的科學家做出一個關鍵決策:將GLP-1與另一種在進食時抑制食慾的胜肽(GIP)結合 (3:55)。這種「雙重作用劑」的設計,正是Mounjaro(Tirzepatide)藥效如此強大的核心秘密。
而戲劇性的轉折點則發生在2016年。當時,一項在新加坡針對健康男性進行的早期研究,因一個看似糟糕的理由而被迫中止:受試者的體重下降速度實在太快了。這個「壞消息」實際上是天大的好消息,它以一種意想不到的方式,強而有力地證實了這款新分子的巨大潛力。
「我們不得不停止研究,因為他們體重下降得太快了。他們基本上不吃東西。所以科學家覺得這其實是個好消息。」(4:36-4:48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2. 意外的副作用:它可能幫助戒掉菸癮、賭博甚至網購
在藥物研發過程中,科學家有時會發現意料之外的「多效性」(pleiotropic)效果,也就是藥物產生了多種非預期的影響 (17:21)。GLP-1藥物就是一個典型的例子。
研究人員在進行大規模臨床試驗時,驚訝地發現許多受試者在沒有刻意戒菸的情況下,自然而然地戒掉了菸癮 (19:19)。更令人稱奇的是,後續的軼事報告與一項大型退伍軍人事務部研究 (19:37) 顯示,部分使用者在賭博、網路購物等其他成癮行為上的衝動也顯著減少了 (19:24)。
這一發現為藥物的應用開闢了全新的可能性。它暗示GLP-1藥物可能不只作用於食慾,更可能深刻影響大腦中與獎勵和成癮相關的「享樂途徑」。為此,禮來公司已啟動了針對躁鬱症、重度憂鬱症等心理健康狀況的新研究,希望能解開其在大腦中的作用機制 (19:49)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3. 創新的殘酷經濟學:天價藥費與「專利懸崖」的豪賭
GLP-1藥物高昂的價格是眾矢之的。對此,CEO戴夫·里克斯揭示了製藥業一個令人不安的核心邏輯:今天的藥價,是為了資助明天的救命神藥,也是為了對抗一個名為「專利懸崖」(patent cliff)的宿命。
他解釋,禮來將年銷售額的25%投入研發,今年這筆金額將高達142億美元 (9:00)。這筆鉅資被用於開發下一代療法。更殘酷的現實是,所有暢銷藥物的生命週期都是有限的。里克斯直言:「在2030年代,Mounjaro的營收將會歸零。」(9:42) 這就是專利懸崖——一旦專利到期,仿製藥將摧毀其市場價值。因此,高昂的定價是在有限的專利保護期內,為下一輪高風險的創新循環籌集資金的唯一途徑。
「但風險在於……如果我們降價到100美元,這個類別就不會再有新藥了。好嗎?因為我們基本上會消除人們進行下一代研發的動機。」(8:45-8:53)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4. 中國的「專利駭客」:AI時代的智財權戰爭
在光鮮的藥物研發背後,隱藏著一場鮮為人知的全球技術競賽。里克斯揭示了一個巨大挑戰:「專利駭客」(patent hacking)(15:09)。
他解釋,這個現象的根源在於2011年美國專利法的一項重大修改,從「先發明制」(first-to-invent)轉變為「先申請制」(first-to-file)(14:38)。這項改變迫使所有公司盡早公開其發明以搶佔先機,但也無意中為競爭對手打開了方便之門。
中國的一些公司會利用這些公開的專利文件,透過AI演算法對藥物的化學結構進行分析。他們的目標並非直接複製,而是以驚人的速度進行反向工程,尋找功能相似但化學結構略有不同、從而可以規避專利保護的替代分子 (15:15)。這一現象不僅嚴重打擊了原創生物技術公司的估值,也反映了在AI時代,全球藥物研發的競爭變得多麼激烈與複雜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5. 減肥的終點?下一個戰場是大腦
在看似已經解決了肥胖這個世紀難題之後,禮來的下一個目標是什麼?里克斯給出了一個明確的預測:下一個最大的挑戰和機遇在於「腦部疾病」(brain diseases)(29:31)。
這個戰略轉向並非空穴來風。它直接源於第二點中提到的意外發現:GLP-1藥物對大腦享樂途徑的影響。這個偶然的科學洞察,成為了指引禮來佈局下一個千億級市場的戰略羅盤。里克斯引用數據指出,全球約40%的人類痛苦源於腦部相關疾病,涵蓋憂鬱症、失智症等,而這些領域的治療方案至今仍極其有限 (29:31)。
禮來的策略是將資金和資源,投入那些尚無有效藥物、競爭較少的藍海領域,就像他們當年在減肥藥領域所做的一樣。這是一個從意外發現到刻意佈局的高風險、高回報戰略,目標是攻克那些最困擾人類的疾病。
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-
結論:反思與展望
禮來在GLP-1藥物上的旅程,遠不只是一個成功藥物的故事,它更像一堂剖析21世紀製藥業殘酷現實的大師課——在這裡,長達二十年的科學馬拉松,與專利懸崖的無情經濟學正面碰撞;AI驅動的全球智財權戰爭無聲上演;而一次意外的科學發現,則可能開啟下一個攻克人類心智疾病的宏大賭注。
當一種藥物不僅能改變我們的身體,還可能改變我們的大腦和行為時,我們真的準備好迎接這個未來了嗎?
文字為 NotebookLM 生成,引用資料為 All-in Summit 2025 禮來執行長訪談逐字稿 (非影片)
原始影片: https://www.youtube.com/watch?v=z48lXkFBlTc